
告别手写会议纪要的时代来了!OpenAI今日向全球ChatGPT Plus用户开放macOS桌面应用的录音功能——只需点一下麦克风图标,120分钟内的会议讨论、灵感碰撞甚至编程构思,都能被实时转录为结构化笔记,自动提炼行动项、生成代码框架,甚至整理成项目计划。
一键启动,AI自动"消化"语音内容
这项功能设计极简:用户打开ChatGPT应用,点击聊天框底部的录音按钮,系统即开始捕捉麦克风及电脑音频。录音结束后,原始音频上传至OpenAI服务器处理,生成包含时间戳摘要、核心结论、待办事项的笔记,并存入用户专属的"画布"工作区。关键的是,服务器处理完成后原始音频立即销毁,仅保留文字记录。
隐私红线:必须提前告知参与者
OpenAI在技术文档中反复强调合规性:用户务必提前获得所有被录制者的明确授权。为避免隐私纠纷,建议正式会议前口头确认录音许可。此外,用户可在设置中关闭"改进模型"选项,防止转录内容用于AI训练。企业版和教育版用户的数据默认不参与训练,管理员还可彻底禁用该功能。
三大场景效率革命
- 会议场景:AI自动标记关键决策时间点,会后30秒生成"谁在何时该做什么"的行动清单
- 创意工作:头脑风暴中的碎片化灵感被整理成可执行方案,语音笔记直接转为任务列表
- 开发辅助:口述需求如"用Python写个爬虫框架",ChatGPT实时输出基础代码结构
生成的画布内容可跨会话调用。例如提问"上周会议里张三负责什么?",AI直接从历史记录中精准调取相关条目。
待突破的瓶颈与未来计划
当前版本暂不支持发言人区分,多人讨论时笔记可能混为单一文本流。OpenAI透露正在开发多语言优化和发言人识别技术,Windows及移动端适配也已提上日程。未来或通过Anthropic等合作伙伴的协议,深度接入开发者工作流。
AI生产力工具正从"辅助"转向"主导"
无需手动记录、无需会后整理、无需格式转换——ChatGPT录音模式将传统会议记录流程压缩为"说话-获取结果"两步。这种"端到端"的AI处理范式,标志着生产力工具开始承担核心知识管理工作。不过现阶段用户仍需警惕:技术再强大,录音合法性永远握在人的手中。
(需macOS 14+及Apple芯片设备,Plus用户可立即体验|详情访问:OpenAI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