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昨夜诞生新纪录:由Open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领军的AI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思维机器实验室),宣布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公司估值飙升至120亿美元。这不仅是硅谷史上最大规模的种子轮融资,更让成立不足一年的实验室跻身AI领域头部阵营。领投方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联合英伟达、AMD等科技巨头共同押注,市场对新兴AI力量的期待可见一斑。
技术老将的新战场
作为OpenAI技术架构的关键搭建者,穆拉蒂的动向始终牵动行业神经。去年她悄然创立Thinking Machines Lab时,业界便预测这将是一支颠覆性力量。此次融资印证了猜测——投资方在ChatGPT引爆全球AI热潮后,正急切寻找下一个技术爆发点。穆拉蒂向媒体透露,公司首款产品将在数月内亮相,其中包含"关键开源项目"。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工具将直接服务于AI研究者和创业公司,为定制化模型开发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拒绝巨头收购的底气
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曾试图收购该实验室以强化其AI布局,但最终未达成协议。这侧面印证了实验室的技术潜力——当科技巨头争相垄断AI赛道时,穆拉蒂团队选择独立发展路径。行业分析师指出,其开源战略可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不同于OpenAI的逐步封闭化,新实验室若开放核心工具,或将吸引大量开发者生态,形成技术护城河。
AI竞技场迎来新变量
随着Anthropic、Inflection AI等新锐崛起,AI领域早已不是OpenAI与谷歌双雄争霸的格局。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异军突起,使技术路线竞争更趋多元。投资者押注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穆拉蒂团队对AI发展瓶颈的突破可能——她在OpenAI主导DALL·E和GPT系列研发时,就展现出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敏锐嗅觉。
▶ 趋势观察
此次天价融资释放出明确信号:资本对AI底层创新仍持乐观态度。当大模型军备竞赛陷入胶着,支持开发者生态的基础设施成为新战场。若穆拉蒂团队如期推出开源工具,可能引发AI开发范式的连锁反应——更多创业公司有望以更低成本构建专属模型,进而催生垂直领域的创新浪潮。这场由技术老将主导的"基础设施革命",或将重新定义AI竞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