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127克重、分体式设计的MR眼镜,正成为字节跳动与Meta角逐空间计算的新战场。海外消息证实,字节旗下VR品牌Pico正开发重量堪比普通太阳镜的混合现实(MR)设备,其技术路径与Meta下一代产品高度重合,两大巨头同时放弃传统VR头显路线,押注轻量化分体式眼镜形态。
为实现127克的突破性重量,Pico采用"眼镜+处理单元"的分体架构。眼镜本体仅保留显示与传感功能,核心计算任务通过线缆传输至外接设备处理。更关键的是,团队正开发专用处理芯片,重点优化传感器数据流效率,以此解决分体设计最棘手的动作延迟问题——当用户转头时,虚拟画面必须实时贴合现实世界,0.1秒的卡顿都会破坏沉浸感。
无独有偶,Meta的转型更为彻底。在推出入门款Quest 3S后,Meta已暂停Quest 4研发,全力转向轻量化MR设备。其技术原型Orion眼镜同样采用分体设计,重量目标锁定100克区间。近期Meta与Oakley合作推广AI智能眼镜的举措,进一步佐证其重心已从VR头显转向全天候佩戴的眼镜形态。
两条平行研发线透露出同一行业信号:VR时代笨重的头盔式设备正被淘汰。Pico新机重量仅为前代Pico 4(586克)的五分之一,接近超轻量VR设备Bigscreen Beyond(127克),但后者仍需连接高性能PC。而分体式MR眼镜通过外接手机或专用计算盒,在便携性与性能间找到新平衡点。
空间计算设备的"瘦身革命"才刚刚开始。当字节与Meta不约而同将砝码押在分体式轻量眼镜,传统VR厂商面临关键抉择:是跟进技术转向,还是固守存量市场。随着苹果Vision Pro推动的MR热潮,更轻、更隐形的人机交互界面,正从科幻走向现实——这一次,握在手里的手机,或许就是打开虚拟世界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