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小鹏汽车甩出一张技术王牌——G7 Ultra成为全球首个搭载本地端"VLA+VLM"双大模型的量产车。这意味着当其他车企还在依赖云端算力时,小鹏已让汽车真正拥有了自主思考能力。
VLA:藏在轮胎里的决策专家
不同于传统辅助驾驶的固定程序,VLA大模型让车辆具备实时判断力。早高峰堵车时,系统不再机械跟随前车,而是扫描周边500米路况,结合实时交通流预测,自动切换效率更高的路线。遇到突发积水区,雷达与视觉传感器联动测算水深,提前减速至安全时速。这些决策全程在车端完成,响应速度比云端交互快3倍,彻底告别"指令延迟焦虑"。
VLM:会读空气的座舱管家
当多数车机还在等待语音指令时,G7 Ultra的智能座舱已主动出击。VLM大模型通过舱内摄像头与传感器,能捕捉到驾驶者揉眼睛的小动作,自动调暗屏幕并开启通风;发现副驾手机弹出电影购票信息,立即询问是否导航至影院。这种无指令服务背后是双旗舰芯片的支撑:高通8295P与图灵AI芯片组成的算力系统,数据处理能力达同级车型26倍,堪比在车内装了台超级计算机。
务实创新背后的诚意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智能功能需等待9月和11月的OTA升级。对此小鹏给出硬核补偿:向车主发放5万积分(约等于5000元服务权益),可兑换充电里程或精品配件。而OMS智能座舱的物理摄像头盖板设计,则解决了隐私隐忧——需要查看宠物状态时滑动中控屏开启,日常驾驶时彻底隔绝窥视可能。
汽车智能化的分水岭时刻
当行业还在争论"车端大模型是否必要"时,小鹏用G7 Ultra给出了实践答案。本地化AI不仅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代表着行车数据完全脱离云端流转,用户隐私获得本质性保障。随着大模型逐渐接管驾驶决策与座舱交互,汽车的角色正从"移动工具"转向"智能移动空间",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