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最近,美的集团举办的“远见者大会”上,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重要预言被抛了出来。智元机器人(Agibot)的联合创始人Steve Zhou在演讲中预测,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门槛,甚至大胆地指出,在“GPT-6”之后,我们或许就能看到AGI的初步形态。
回顾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堪称“火箭发射”。Steve Zhou以2015年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广泛落地为起点,将时间线拉至2025年,预言AGI的雏形将在此刻显现。这十年间的跨越,从感知智能到更深层次的认知与行动,其速度之快,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AI发展的边界。
而驱动这一轮飞跃的关键,正是“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简单来说,就是让AI不再仅仅局限于屏幕和数据,而是能够真正“走进”物理世界,与真实环境互动。这标志着智能的重心,正从虚拟的数字空间,大规模地转移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Steve Zhou将其定义为“物理AI”时代的开端,这无疑是AI发展新篇章的序曲。
过去两年,大模型(LLMs)和生成式AI(GenAI)的爆发式进步,为具身智能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生成式AI在理解泛化、逻辑推理(Chain-of-Thought)以及多模态交互方面的显著提升,使得那些能够感知、认知并能实际行动的机器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这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正在发生的技术融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Steve Zhou的这一判断,恰恰捕捉到了当前AI领域最核心的期待——AGI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当AI的“虚拟大脑”能够通过不断优化的模型推理、传感器融合以及控制策略,真正驱动物理实体在现实世界中执行复杂任务时,一个由“物理AI”驱动的智能产业革命,就将在未来十年内轰然开启。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智能形态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