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特斯拉营收创下新高,但利润却同比下滑。然而,在电话会议上,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目光早已越过汽车业务,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他掷地有声地宣称,特斯拉正处在“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关键转折点”,并自信地表示,公司在这个领域拥有无可匹敌的领先优势。这番话,无疑为特斯拉未来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一幅充满野心的蓝图。
自动驾驶的“质变”与Robotaxi的“落地”
特斯拉在AI领域的野心,首先体现在其自动驾驶技术上。近期推送的FSD14.1版本,被誉为“人工智能进入物理世界的重要标志”,预示着全无人驾驶(FSD)的进步正加速驶向规模化生产。马斯克透露,此前对FSD的理解不够清晰,因此未能贸然扩大产量,但现在有了更明确的路线图。这意味着,此前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将于明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
不仅仅是自动驾驶的“软件”升级,特斯拉也在积极推动Robotaxi服务的“硬件”落地。公司正努力在全球范围内争取FSD的测试许可,并计划逐步在全球主要城市铺开Robotaxi网络。马斯克甚至预计,到年底,奥斯汀地区将不再需要安全驾驶员,Robotaxi服务有望在年底前进入8到10个大都市圈。当然,在部署过程中,特斯拉将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因为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尽管如此,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事故频率,已远低于全美平均水平,显示出其技术正在稳步成熟。
Optimus:从“人形”到“量产”,打造机器人产业链闭环
除了自动驾驶,马斯克对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构想同样宏大。他预计,第三代Optimus(V3)将于明年第一季度亮相,这款机器人“几乎看起来像穿着机器人套装的人类”,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产品”,年产量可达100万台。
然而,Optimus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马斯克坦言,机器人的手和前臂是巨大的工程难题,其复杂的机电结构甚至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具挑战性。此前,第二代Optimus就曾因手部结构问题而一度暂停生产。为了解决这些瓶颈,特斯拉正着力于垂直整合整条机器人产业链,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启动量产线。这意味着,Optimus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展示,而是要成为特斯拉未来生态中的关键一环,真正实现家庭和工业应用。
马斯克的“机器人军队”与控制权之争
在财报电话会议的最后,特斯拉高管提及即将到来的股东大会,并呼吁股东支持马斯克的最新薪酬方案。马斯克将自己对特斯拉的控制权比作组建“机器人军队”的必要条件,他需要足够的影响力来推动公司走向未来。他半开玩笑地表示,需要有足够的投票权来产生影响力,但又不能多到完全不可制衡,这样才能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他所描绘的“机器人大军”,正是特斯拉未来AI与机器人战略的生动写照,也成为了他争取更多控制权的焦点。
特斯拉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将重心从传统汽车制造转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从自动驾驶的飞速进步,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设想,再到对公司控制权的战略布局,马斯克正试图构建一个集AI、机器人、自动驾驶于一体的未来科技帝国。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特斯拉的这一系列举动,无疑为整个科技行业注入了新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对“未来已来”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