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大众生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国内生成式AI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网民开始使用这项新兴技术。与半年前相比,用户数量激增2.66亿,增长率高达106.6%,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这项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六届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的报告,揭示了生成式AI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从去年底到今年中,短短半年时间,使用生成式AI服务的中国网民数量实现翻倍增长,显示出该技术正快速从尝鲜阶段进入日常应用阶段。
年轻一代成为拥抱这项技术的主力军。报告显示,40岁以下用户占总体的74.6%,其中19岁及以下群体占比最高,达到33.8%。这意味着每三个生成式AI用户中,就有一人年龄不足20岁。20-29岁用户占21%,30-39岁用户占19.8%,共同构成了生成式AI的核心使用人群。
在学历分布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37.5%,其中本科及以上用户占28.9%。与此同时,初中学历用户也占据了29.8%的份额,表明生成式AI技术正在突破知识门槛,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专家指出,年轻高知群体对新技术接受度更高,但这项技术的易用性也使其能够惠及不同教育背景的用户。
国产大模型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超过九成用户表示会优先选择国产生成式AI产品,这一数据反映出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截至8月底,国内已完成538项生成式AI服务备案和263项应用功能登记,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从应用场景来看,生成式AI已渗透到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等多个领域。除了常见的消费级应用,该技术还在向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和科学研究等专业领域延伸,展现出跨界融合的潜力。
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生成式AI正在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由技术驱动的生活方式变革,不仅改变了人机交互模式,更在重塑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未来,随着技术持续优化和应用场景深化,生成式AI有望成为像互联网一样的基础设施,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