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学术预印本平台arXiv上出现了一篇由小米与北京大学联合署名的AI研究论文,迅速吸引了科技界的目光。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是去年底曾因雷军“千万年薪挖角”传闻而名声大噪的青年学者罗福莉。然而,尽管小米与北大联合发布了这项研究,论文作者列表中却并未明确标注罗福莉隶属于小米的大模型团队,这为她的具体归属留下了悬念。
罗福莉,这位出生于1995年的年轻才女,拥有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扎实本科功底,并继续在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深造。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她早已崭露头角。在加入当前的研究工作之前,罗福莉曾在阿里巴巴达摩院担任重要角色,主导开发了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并积极推动了AliceMind开源项目。她的技术实力和潜力,让她成为业界争相延揽的对象。
去年底,关于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雷军以千万年薪招募罗福莉的消息在科技圈引发了轩然大波,足见小米对顶尖AI人才的渴望。然而,关于她是否已正式加入小米,双方至今未有公开确认。此次与北大的联合研究,虽然展示了小米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对高端人才的重视,但罗福莉在论文中的署名方式,无疑让外界对她的具体工作单位和未来动向更加好奇。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罗福莉一直深度参与DeepSeek大模型MoE架构的研发,特别是DeepSeek-V2的开发工作。她的研究方向与当前大模型技术的前沿紧密相连。此次与北大的合作,很可能是在其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拓展AI技术的边界。
这篇联合论文的出现,不仅仅是小米在AI领域一次新的学术探索,更是对人才战略的一次侧面印证。它表明,即便在尚未正式官宣加盟的情况下,小米也已经开始与顶尖人才展开深度合作,为未来的技术布局埋下伏笔。未来,我们或许能从小米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更多合作中,窥见其在AI领域长远的发展蓝图,以及这位“天才少女”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