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当你需要查找一份特定行业的标准,面对堆积如山的文档,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只能凭借经验一点点翻阅。这种“人找标准”的低效,以及标准撰写缓慢、应用不够灵活等痛点,一直是困扰标准化工作者的难题。现在,这一切有望被彻底改变。近日,中国国内首个标准大模型——“同道”的互联网版正式上线,它就像一位拥有海量知识的AI专家,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中国标准化工作进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纪元。
“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国家战略部署下的重要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旨在利用AI技术赋能标准化工作,提升效率、精度与协同性。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方向,并依托其多年积累的庞大标准数据资源,成功打造了这款“同道”模型。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库,而是一个能够理解、分析并输出专业知识的智能体,旨在解决标准领域长期存在的“检索难、撰写慢、应用弱”等核心问题。
这款互联网版的“同道”模型,其核心能力体现在“同道问答—同道编写—同道解读—同道认证”四大功能板块,构建了一个覆盖标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其中,“同道问答”功能尤其值得关注。它就像一位全天候待命的行业专家,能够凭借强大的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能力,快速理解用户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并给出精准、权威的解答。这意味着,过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找、比对的标准化信息,现在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迅速获得答案,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更重要的是,此次上线的互联网版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了全面升级,真正做到了“即点即用,触手可及”。用户无需进行任何下载或安装,只需通过网页端或移动端,就能随时随地访问“同道”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同时,它还支持对不同格式文件的多模态交互,这意味着你可以上传文件,让模型进行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拓宽了应用的边界。这种“标准找人”的模式,以及从“经验驱动”向“智能驱动”的转变,预示着标准化工作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的上线,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传统标准化工作模式的一次颠覆。它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如何真正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如何将原本复杂、耗时的标准化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和便捷。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同道”以及类似的智能化工具,必将成为推动中国标准化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力量,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