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悄然为 iPhone 注入了一颗强大的“AI 大脑”。随着 iOS 26 的全面推送,开发者们终于迎来了 Foundation Models 框架,这意味着 iPhone 上的应用程序将能够直接调用本地运行的 AI 模型,而无需依赖网络连接,也无需额外付费。这一变化如同一把钥匙,迅速解锁了众多 App 的创新潜力,让用户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迈上了新台阶。
过去,提及 iPhone 的系统更新,不少人会觉得“不过是修修补补”。然而,这次苹果将 AI 的能力直接嵌入了设备的芯片之中。Foundation Models 框架的推出,就像是给开发者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本地 AI 的大门。开发者们现在可以像调用相机或定位服务一样,轻松地在 App 中集成强大的 AI 模型。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切都在设备本地完成,这意味着数据传输的延迟被大大缩短,隐私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同时还为开发者节省了昂贵的云端计算费用。
这场“本地 AI”的浪潮,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已经催生了一批“小而美”的应用。它们巧妙地利用仅有几兆参数的本地模型,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乐趣。
例如,在儿童启蒙领域,备受欢迎的 App《Lil Artist》推出了一项名为“AI 故事机”的全新功能。家长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可爱的卡通角色,设定一个主题,比如“太空探险”。接着,本地 AI 模型会在短短几秒钟内生成一个押韵、生动的故事,彻底解决了许多家长在睡前“讲什么故事”的难题。
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或理财达人,《MoneyCoach》这款记账 App 也带来了惊喜。只需将每周的买菜账单输入其中,AI 模型就能迅速分析出“本周超市支出已超标 18%”。更贴心的是,它还能自动将各项支出归类到“生鲜”或“促销”等标签下,甚至连分类的按钮都一并帮你准备好,让记账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创意工作者们也在这场革新中受益匪浅。《Dark Noise》这款旨在营造氛围的 App,现在能够根据用户的文字描述生成逼真的环境音。输入“雨林深夜”,模型便能巧妙地融合虫鸣、细雨和远处的雷声,甚至还能让你单独放大蛙叫的声音,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就连专注于网球训练的《SwingVision》也引入了本地视觉模型,能够为业余选手提供细致入微的挥拍动作分析,例如“你的挥拍角度小了 7°,建议加快随挥动作”。所有这些视频分析都在设备本地完成,用户无需担心比赛录像被上传到云端而泄露隐私。
就连一些“老牌”应用也焕发了新生。《Day One》这款经典的日记应用,现在能够“读懂”你的文字。在你写完一页日记后,AI 会立即提供三个深入挖掘的提示,鼓励你更深层次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而吉他教学 App《Guitar Wiz》则通过本地 AI 支持 15 种语言解释和弦,即便是来自拉美地区的用户,也能轻松理解“Bm7 是小拇指横按”这样的专业术语。
苹果的这些本地 AI 模型,虽然体量不大,却如同瑞士军刀般多才多艺。它们能够胜任摘要、分类、翻译、音频处理和视觉分析等多种任务。最关键的是,这些功能完全在本地运行,不仅为开发者节省了大量的云端服务器成本,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增强了用户数据的隐私性。据苹果内部统计,已有超过 2000 款 App 提交了适配 Foundation Models 框架的更新,而我们看到的这些,仅仅是这场创新浪潮的先头部队。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再次拿起 iPhone 时,或许只需简单地说一句“帮我安排周末”,本地 AI 就能为你打包好机票、待办事项、背景音乐,甚至是你想要的白噪音。这个隐藏在硅片中的“小助理”,正悄悄地将我们的生活调至“自动播放”模式,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和个性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