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5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世界总决赛上,一个由OpenAI打造的AI系统以令人瞩目的姿态,不仅超越了所有人类参赛队伍,更在与谷歌DeepMind团队的较量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该系统成功攻克了比赛设置的全部12道编程难题,这一成绩的背后,是AI在复杂推理和长时间计算能力上迈出的关键一步,也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
ICPC作为全球顶级的大学生程序设计赛事,以其高难度的算法题目和严格的比赛规则著称,历来是检验顶尖程序员智慧与能力的试金石。此次,OpenAI的系统完全遵循了与学生相同的比赛规则,在标准PDF格式中接收题目,并在严格的五小时时限内提交解决方案。所有提交都直接由官方评审进行评估,过程与人类选手的解答并行,确保了公平性。OpenAI方面表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并未对系统进行任何特殊调整或针对性优化,其表现完全是模型自身能力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OpenAI公布这一消息不久,谷歌DeepMind也宣布其升级版的Gemini 2.5 Deep Think系统在同一赛事中达到了金牌水平,解决了12道题中的10道,其中包括一道连人类队伍也未能攻克的难题C。然而,在另外两道问题上,Gemini未能成功。与此相比,OpenAI的系统以12道题全对的完美成绩,在硬实力上全面超越了DeepMind。
OpenAI透露,这个表现卓越的系统并非单一模型,而是由多个通用推理模型融合而成,并且这些模型并未进行专门的ICPC训练。具体来说,它整合了GPT-5以及一个内部的实验性推理模型。其中,GPT-5为12道题中的11道提供了正确答案,而那个内部实验性模型则负责最终的答案选择。更具挑战的是,比赛中最困难的一道题目,是由这个实验性模型独立完成的,并且经过了九次尝试才最终获得评审通过。而此次比赛中表现最优异的人类团队,也仅解决了11道题。
此次ICPC的总决赛成绩,在OpenAI看来,是其在通用推理和长时间计算能力上持续探索与突破的有力证明。GPT-5在其中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当前最强大AI模型之一的地位。这并非OpenAI在学术竞赛领域的首次亮剑,此前,其模型已经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和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等重要赛事中斩获金牌。项目参与者穆斯塔法·罗哈尼贾德将ICPC的表现视为这一系列成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强调了系统在不同任务间的通用性。他进一步展望,AI能力的下一步将是实现“发现新知识”的能力,这被认为是通往真正通用智能的必由之路。
OpenAI在ICPC上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它更像是AI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当AI不仅能在特定领域展现超凡能力,还能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竞赛中与人类顶尖智慧并驾齐驱,甚至超越时,我们正迎来一个AI能力边界不断被拓展的时代。这预示着,未来AI将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乃至知识发现等更广泛的领域扮演关键角色,而“发现新知识”的AI,或许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