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界,很少有公司能像甲骨文(Oracle)近期这样,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价狂飙。单日超过40%的涨幅,甚至让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一度问鼎全球首富宝座。然而,在这场光鲜亮丽的背后,一个惊人的秘密正逐渐浮出水面:甲骨文近乎全部的业绩增长,似乎都建立在一份与人工智能巨头 OpenAI 签订的、高达3000亿美元的巨额合同之上。
这份合同的份量,从甲骨文最新公布的财报中可见一斑。未确认履约义务(RPO)——也就是合同已签订但尚未交付的收入——在短短三个月内飙升了三倍,总额高达4550亿美元。甲骨文预计,其云业务收入将在明年突破18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77%,并在未来四年内一路攀升至1440亿美元。公司方面表示,这笔订单的大部分金额已尘埃落定。
然而,如此“华丽的转身”并非没有隐忧。据知情人士透露,与 OpenAI 的这份五年期合同,几乎包揽了最新财报中新增 RPO 的94.6%。这份合同的核心内容是,从2027年起,甲骨文每年需要为 OpenAI 提供超过600亿美元的服务。要知道,OpenAI 去年披露的年化收入大致在100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这份合同的规模,远超其当前的盈利能力,对双方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豪赌”。
要满足这份合同对算力的巨大需求,甲骨文势必需要在 AI 芯片领域进行巨额投资。与此同时,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财务压力,公司内部正在酝酿一系列调整,包括取消员工的现金加薪和奖金,转而可能通过发放额外股票来弥补。更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的资本开支正急剧攀升,导致其自由现金流由正转负,这标志着公司正进入一个“狂野烧钱”的阶段。
尽管市场对甲骨文的未来前景抱有高度期待,但投资者们在欢呼之余,更应保持一份审慎。这场与 OpenAI 的深度绑定,究竟是甲骨文借助 AI 东风实现双赢的绝佳契机,还是将公司置于高风险旋涡中的一场赌博,时间终将给出答案。这场围绕算力与未来 AI 发展的巨额交易,无疑将深刻影响云计算行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