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4日,杭州高新区(滨江)的一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不仅点燃了具身智能的未来图景,更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开启。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活动中,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的CEO王兴兴,正式受聘成为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的首席科学家。这标志着杭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将目光锁定在具身智能这一前沿科技领域,并希望借此机会,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产业新高地。
具身智能,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人不仅能“思考”,更能“行动”,并且能够像人类一样,在物理世界中与环境进行交互。而此次杭州高新区启动的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正是为了弥合从实验室的理论突破到实际产业应用的巨大鸿沟。这个基地并非空谈,而是构建了一个包含“能力供给中心”、“模型训练中心”、“场景验证中心”和“测试认证中心”在内的四大功能区。这意味着,从最基础的算力支持、数据积累,到核心模型的研发训练,再到最终的应用场景落地和效果验证,这里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为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提供坚实的基础。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的首席科学家身份,也预示着这个基地将汇聚行业最顶尖的智慧和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产业化进程。
为了让这一宏伟蓝图落地生根,杭州高新区可谓是“火力全开”,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组合拳。在关键的数据要素方面,政府将每年发放高达5000万元的“语料券”,这相当于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充足的“口粮”,同时,对企业基础设施使用费提供最高50%的补贴,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在数据积累和处理上的门槛。而对于AI研发而言,算力无疑是“硬通货”。杭州高新区每年拿出1亿元的“算力券”,并对算力使用费用提供最高60%的补助,这一大手笔旨在彻底解决企业在训练大型AI模型时面临的算力瓶颈,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技术创新中。
除了在数据和算力上的倾斜,杭州高新区还瞄准了具体的市场需求。大会上,一份涵盖生产制造、金融贸易、医疗健康等五大领域的AI应用场景需求清单被正式发布,这为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指明了方向,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市场导向。同时,杭州数谷数据创新中心的建立以及浙江省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启动,更是进一步完善了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一切的举措,都清晰地表明,杭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造一个集聚顶尖人才、拥有强大算力、丰富数据、先进模型和多元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此次杭州高新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重磅布局,不仅是对一项前沿技术的战略性投资,更是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精准预判。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力、政策扶持,杭州有望在具身智能这一关乎未来生产力变革的关键领域,率先跑出“中国速度”,并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