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浩如烟海的古罗马遗迹中,那些刻在石碑、陶片、钱币上的铭文,如同历史的碎片,承载着帝国的兴衰、市井的喧嚣,甚至是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然而,岁月的侵蚀、人为的损毁,让这些宝贵的历史信息常常变得残缺不全,解读它们,曾是历史学家们一项耗时耗力、充满挑战的工作。现在,谷歌DeepMind团队推出了一款名为“Aeneas”的AI模型,它首次将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聚焦于古代铭文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过去的新窗口。
AI如何“复活”历史文本?Aeneas的“读心术”
想象一下,你面对一块模糊不清的古老石碑,上面的文字若隐若现,许多部分已经消失。过去,历史学家需要凭借深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蛛丝马迹,寻找与这块铭文相似的“平行文本”,以此来推测缺失的部分。这个过程,耗时可能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Aenea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Aeneas并非简单地进行文字识别,它更像是一位拥有“历史触觉”的AI助手。通过学习海量的古罗马铭文数据——具体来说,是来自多个历史数据库整合的超过17.6万条拉丁铭文,Aeneas能够为每一条铭文构建一个独特的“历史指纹”。这个指纹包含了铭文的风格、用词、语法结构等多种信息。当研究者输入一块残缺的铭文时,Aeneas就能迅速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找到与之相似度极高的“指纹”,并提供相关的文本和上下文例证,从而极大地加速了对铭文的理解和恢复过程。
不止文本识别,Aeneas还能“看”和“猜”
Aeneas的强大之处不止于此。它采用了多模态输入技术,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处理文字信息,还能分析铭文的图像。通过结合文本和图像数据,Aeneas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铭文的地理来源,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辅助推断出铭文的制作年代。更令人惊叹的是,Aeneas在填补文本空白方面表现出色,它能够根据上下文预测并恢复缺失的词语或句子,而且对文本长度的限制也大大降低。
在一项实际测试中,23位历史学家在借助Aeneas的辅助下,他们在铭文的恢复、鉴定和年代定位等方面的研究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参与者反馈,Aeneas不仅加速了他们的工作流程,更增强了他们处理复杂铭文任务的信心。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助手,能够快速筛选、对比、提供线索,让历史学家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中。
未来展望:AI将如何重塑历史研究的版图?
Aeneas的成功,仅仅是AI在历史研究领域应用的冰山一角。这项技术未来还可以被扩展到研究其他古代语言、文字,甚至包括纸莎草文、钱币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资料。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历史学家们将拥有更强大的工具,能够更高效、更深入地挖掘和理解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Aeneas的出现,预示着一个由AI赋能的历史研究新时代的到来,它将帮助我们以更清晰、更全面的视角,去触碰和连接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真实。